科技日报讯 12月5日,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,该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彭楠教授课题组,研发了全球首个古菌域RNA引导的微型编程性核酸酶系统(SisTnpB1),可在多种不同生长温度的微生物中实现高效基因编辑。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《细胞发现》杂志在线发表。
当前,基于CRISPR-Cas9或Cas12a的基因编辑工具已得到广泛应用,成为推动生命科学、现代农业、医学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目前,所有Cas9及Cas12a等编程性核酸酶均来自细菌,而古菌编码的编程酶没有得到有效发掘。为此,彭楠课题组从古菌中鉴定了23个TnpB编程性核酸酶。该酶具有分子量小、与已报道的RNA引导的编程性核酸酶同源性低等特点,具有开发成自主知识产权基因编辑工具的巨大潜力。
研究团队纯化了其中一个典型的TnpB编程性核酸酶,并将其命名为SisTnpB1。体外核酸切割实验发现,SisTnpB1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均具有活性,其中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65℃—75℃。
研究团队通过设计靶向质粒等外源遗传元件的引导RNA,使SisTnpB1系统可以在细菌体内特异性切割并消除这些遗传元件。最终,该团队将SisTnpB1系统开发成为全球首个来自古菌域的微型基因编辑工具,在乳酸片球菌及冰岛硫化叶菌中实现了精确的基因编辑,编辑效率大于90%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近日,宾利添越以及欧陆GTC的两款定制限量版车型官图发布,该车是...
日前,车质网从海外媒体获悉,AMGSL43正式于海外上市。新车改...
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、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!,武汉大学宣布,武...
,根据韩媒TheElec报道,三星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团队,负责开发...
,华硕推出新款27英寸电竞显示器,新款显示器型号为VG27AQM...
,微软日前面向Dev频道的WindowsInsider项目成员,...